文章來源:科普中國微平台
本文專家:王思露,黄瓜黄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,有杀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係內部審核員
本文審稿:劉少偉,不死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生虫教授,弓形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,黄瓜黄瓜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
最近,有杀我們常吃的不死黃瓜又紛紛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。
一則關於“黃瓜內有弓形蟲”的生虫視頻被紛紛轉發,視頻顯示有人從顯微鏡中觀察黃瓜的弓形汁液,發現其中有較多的黄瓜黄瓜弓形蟲,還稱這種寄生蟲在260攝氏度的有杀高溫下也殺滅不掉,而且還告訴大家隻有補充礦物質硒元素才可以抵抗它們。不死
消息一出,生虫引起了眾多人的弓形恐慌,那麽,事實果真如此嗎?快和小編一起來揭秘真相!
黃瓜等蔬果中含有“弓形蟲”嗎?
弓形蟲,又叫“三屍蟲”,是一種常見的專性細胞內寄生蟲,危害較大,一旦進入身體,很容易伴隨著血液循壞進入身體各個部位,然後破壞身體的免疫功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弓形蟲是一種僅存在於動物體中的寄生蟲,和蔬果(植物)並沒有什麽聯係。
從根本上來講,弓形蟲並不會感染植物,所以和黃瓜並沒有什麽聯係。
存在最大的可能就是黃瓜通過被弓形蟲汙染的水被“附著沾染”,但和“感染”並不是一個概念,弓形蟲根本不會進入黃瓜果實,僅僅是在表麵存在。
換而言之,就算表皮真存在弓形蟲,經過流水適當清洗也完全可以去除,根本沒有視頻中說的那樣嚇人。並且,100攝氏度的高溫足以將其殺掉,並不是視頻中所說的那樣260℃都殺不死。
硒元素可以治療弓形蟲疾病?
礦物質硒屬於一種人體必需礦物質元素,對於人體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,但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它和防治弓形蟲病之間存在關係,所以並不可信。
顯微鏡下看到的“亂動”的東西是什麽?
觀看這則視頻,其中的確出現了顯微鏡下能動的東西,這是什麽情況?
其實,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黃瓜中的細胞碎片在進行正常的活動,生物學當中稱之為“布朗運動”,看起來很像是小蟲子在亂動。
什麽情況下會感染弓形蟲?
弓形蟲是一種生活中分布較為廣泛的寄生蟲,一旦進入體內容易對健康造成威脅。
1、一般情況下,吃了沒有加熱完全的被弓形蟲感染的半生不熟的肉類。
2、喝了沒有經過高溫消毒加熱的奶類。
3、通過切生肉(感染弓形蟲的肉)感染。
4、接觸到被弓形蟲感染的貓的糞便。
5、接觸到被弓形蟲汙染的水以及被弓形蟲感染了的患者血液。
以上這些情況都有可能造成人體感染弓形蟲。
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感染?
1、保證飲食衛生。
生活中,在處理食材時要做到“生熟分開”,肉類與菜類要分開對待,菜刀和案板要“專屬使用”,生熟器具分開放置,避免交叉汙染。
另外,拒絕食用沒有加熱完全的肉類、不靠譜的奶類(未經過消毒)以及生蛋;購買肉類請選擇靠譜、安全、正規的超市和市場。
食用蔬果必須洗淨,而且要注意用“流水衝洗”,避免食用被弓形蟲附著表麵的果實。
2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
飯前便後要洗手,勤洗澡、勤更換衣服,保證個人和家居衛生,避免被弓形蟲(寄生蟲)侵襲。
3、養貓(動物)需謹慎。
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,也要注意科學拒絕弓形蟲。
首先,最好將動物養在室內,避免在外攝食;其次,請不要喂養沒有熟透的食物。另外,做好清潔工作,經常適當消毒,避免因為養動物感染弓形蟲。
如何挑選黃瓜?
1、看“刺”辨新鮮。
通過觀察黃瓜的“刺”可以適當區分其新鮮度,一般新鮮的黃瓜表皮帶刺,輕輕觸摸就會脫落;如果無刺(沒有受到外界機械損傷的情況下)或者較為稀疏且果實軟爛,則證明此黃瓜不太新鮮。
2、識外形分口感。
果實較直、細長均勻的黃瓜相對口感鮮嫩,水分較大;挑選之時建議不去選擇果實粗大且空洞的黃瓜,這樣的黃瓜通常口感不佳,味道幹澀且無水。